索引号 | 01526078-8/20250924-00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腾越街道办事处 |
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5-09-24 15:32:17 |
文号 | 浏览量 |
若说腾冲是“云南生活”的诗意缩影,那腾冲市腾越街道文星社区便是这缩影里最鲜活的一笔。清晨,来凤山的晨雾还没散去,社区街巷里已飘起饵丝的香气;午后,老院子改造的咖啡馆里,游客正对着窗外的银杏叶拍照;傍晚,刚落地的创业者和常住居民凑在市集上,讨价还价着新鲜的蔬菜……在这里,“游人如织”“群贤毕至”“宾至如归”不是口号,而是藏在烟火气里的幸福日常。
游人如织,从“过客”到“归人”
“本来只想在和顺待两天,结果在文星住了一周!”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女士说,她最初是被朋友推荐的“文星楼夜景”吸引,却意外迷上了这里的“慢与真”。
比起热门景区的热闹,文星多了份“刚刚好”的惬意。走在火山石铺就的小巷里,转角可能遇见挂着“柴火稀豆粉”牌子的老宅子,推门进去就能享受地道美食;春天,火山路两旁斑驳的树影下,总能看见游客拍照打卡,阳光透过缝隙洒在肩头,不用刻意找角度就是大片;冬天更妙,周边的温泉旅居民宿大多藏在风景静谧处,泡着40℃的暖汤,抬头就能看见远处的火山轮廓。
不止这些“小美好”,文星还把“腾冲味道”搬进了日常。每天的“文星楼小街子”上,农户带着刚挖的山药、自制的松花糕来摆摊,年轻创业者会现场冲泡咖啡、红糖姜茶等饮品,游客尝一口就忍不住问“能不能买份带走”。
今年以来,文星社区民宿旅居产业共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比去年增长35%;暑假期间民宿入住率高达90%,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0%;常住半个月以上的旅居人士增长了20%,不少人来了就不想走,干脆从“游客”变成了“常住客”。
群贤毕至,从“想法”到“产业”
“之前在荷花做玉石生意,后来在文星买了房子,觉得这里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也很完善,符合很多游客的需求,索性就做起民宿来了。”花语庭民宿老板尹姐,是去年来文星创业的,她租下了两栋闲置的别墅,改造成民宿客栈。像尹姐这样的民宿旅居产业创业者,文星社区里还有20多个。
依托腾冲映象等房地产项目资源,通过业主托管、第三方公司承接、旅居管家统管、网络主播推荐等形式,文星社区逐渐形成“酒店+民宿+旅居+康养”的综合型业态。为方便管理,小区还设立了相关部门——“旅居基地”,专门联系服务民宿创业者。“在这里和其他创业者沟通特别方便。”旅居公司老板肖姐说,大家平时互相帮衬——民宿客满了,就把客人推荐给隔壁;小店缺食材了,认识的农户会主动送过来。在这里,创业不是“单打独斗”,更像是“搭伙过日子”,温暖又踏实。
今年以来,文星楼周边共有民宿旅居产业23家,新增4家,其中,腾冲映象小区共有16家。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汇聚在这里,很多人从“业主”、“旅居客”变成“创业者”。
宾至如归,从“基础”到“优质”
“越来越完善的配套服务给了我们很大‘底气’。”百盛旅居的彭经理笑着说道,“文星区位优势突出,我们民宿从小区的大门出去就是文星楼,往上走就是主大街、一街步行街,周围还有健君医院、东湖公园,来旅居的客人去哪都方便。除了这些基础设施外,我们在旅居活动中心还共享了餐厅、泳池、咖啡厅、健身房、棋牌室等公共区域,为来旅居的客人提供宾至如归的服务。”
文星的“暖”,还藏在社区服务的一个个细节里:针对长期旅居的老人,社区里的“李医生工作室”为其提供专业针灸、按摩;为了方便旅居客尝到地道美食,价格实惠的社区“幸福食堂”加入20多种本地菜色;就连社区的文化体育设施场所,也是向客人免费开放的。“只要是旅客有需要帮助的,我们都会尽力做好服务。”文星社区党总支委员李茹蓉说。
“旅居不只是‘住下来’,更是‘住得舒服’。”文星社区党总支书记许华泽说,他们做过一次调研,在文星住超过1个月的旅居者里,有90%的人觉得“像在自己家一样”。这大概就是文星最特别的地方:它不只是一个“旅居目的地”,更是一个能让人放下疲惫、找到归属感的“家”。
如今的文星社区,游人还在不断涌来,创业者还在不断加入,服务也在不断精细化。如果你也想找个地方,慢下来感受生活,不妨来文星走一走,在文星楼看看夜景、逛逛夜市,和民宿老板聊聊天,跟小吃摊主说说话——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缕烟火、每一份温暖,都是解锁腾冲旅居幸福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