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86-8-17_A/2016-0803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荷花镇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日期 2016-08-03 21:22:31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荷花镇2016年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荷花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切实做好我镇山洪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突发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如下。

1.2编制依据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

1.2.2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1.3编制原则

1.3.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1.3.2贯彻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原则。

1.3.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1.3.4因地制宜,具有实性和可操作性。

1.4适用范围

山洪防御预案适用于腾冲市荷花镇。

    1.5预案审批

1.5.1本预案由镇人民政府负责审批,报防汛指挥部备案。

1.5.2预案有效期一般为35年,每隔35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及时修订

2基本情况

2.1自然情况

2.1.1河流分布情况

荷花镇区域内水系包括大盈江及坝派巨泉,大盈江为主要水系,发源于市城东北打苴乡何家寨,由北向西南流经北海、腾越、和顺、荷花等4个乡镇,再进入梁河市境。全长42Km,沿途左岸有塘子河、盈河、同车河、饮马河、陷河、热海河等,右岸有马常河、草河等主要支流汇入。大盈江流域广阔,水量充沛,但在雨季含沙量较大,水质浑浊。坝派巨泉为国内罕见的低温温泉,水质清澈,出水量大4~5立方米每秒,现状多个出水口水流在经饮水渠至曩烟电站发电后汇入大盈江区域内还有大盈江支流西山河,拉叭河,小寨河,南底河、南箐河。区域内大的山洪灾害主要由浅山区的暴雨山洪引发

2.1.2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

荷花总体气候为立体气候,夏季极限温度不超过30,通常在2426,冬季极限温度不低于0,通常在6以上。年平均气温 17.1℃,平均风速3.5米/秒,平均降雨量1463.9毫米,日照充裕,干湿季分明,四季不明显,南部河谷地带呈亚热带气候,高山地带呈温凉气候。森林覆盖率达74%、无大工业污染。

荷花镇区域内河流流域地理位置处于低纬度,影响暴雨的天气系统复杂,雨季受西南暖湿气流的控制,以低槽型暴雨为最多,其次为孟加拉湾低边缘型暴雨,一场暴雨笼罩面积小、历时短,暴雨一日为主,二日、三日暴雨较少,洪水由暴雨形成,最大洪水多出现在5-10月份,以7-9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其次6月份,由于流域内地形复杂,河源又属高山多雨区,汛期多大雨、暴雨,由于山高坡陡,洪水暴涨暴落,河流水量急剧变化,一次洪水历时一般仅2-3天,属山区性河流洪水特征。

2.1.3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水土流失等情况

荷花镇坝区有部分碳岩石出露,地势起伏较大。出露最老的地层为上古界石炭系勐洪群,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其中:第四系松散层主要有更新统冲积层,岩性以砂砾质为主,厚度大于80cm,全新统冲积层沿河两岸分布,组成物以漂砾夹卵碎石为主,下部则以火山石砂夹卵砾石为主;坡积层组成物以砾质粘土、砾质壤土夹碎石块为主。

由于受地形、地质、地貌、土壤、植被覆盖度低和降水集中、夏秋洪水冲刷等因素的影响,境内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为水力侵蚀。根据现场调查,本流域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私挖乱采火山石造成,使水源植被稀疏,地表裸露,造成水土流失。

2.2经济社会情况

2.2.1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荷花镇位于腾冲市西南部,东接清水乡,西北与中和镇相连,东北临和顺镇,南端与德宏州梁河市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接壤,总面积125.8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96个村民小组,2015年末总人口为29171人,其中傣族5494人、佤族1780人,占总人口的25%,是全市仅有的2个少数民族建制镇之一。全镇交通便利,腾陇二级公路穿境而过,镇政府所在地肖庄集镇距保腾高速公路毛家营出口10公里,是滇西旅游环线(腾冲—瑞丽)的重要节点。 

2.2.2区域内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情况

全镇有耕地26562亩(水田15947亩),人均耕地面积0.91亩;平均海拔1350米,年平均气温17.1℃,平均降雨量1463.9毫米;辖区内火山石材、地热资源丰富,大盈江、西山河贯通全境,热水塘森林温泉日出水量1500m3,水温达98.7℃,低温温泉—坝派巨泉每秒出水量为4.5m3,水温常年为18℃左右;火山石材储量达5000 万立方米。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5.98亿元,比2010年增4亿元,年均增长24.74%。完成财政总收入2065.9万元,比2010年增1270.2万元,年均增长21.02%;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43.2万元,比2010年增952.61万元,年均增长21.17%。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35亿元、1.11亿元,比2010年增2.21亿元、0.18亿元,年均增长18.9%1.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116元,比2010年增6211元,年均增长20.97%。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83亿元,比2010年增4.35亿元,年均增长31.5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4亿元,比2010年增2.96亿元,年均增长32.18%。三次产业结构从54:24:22调整为36:45:19

2.2.3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全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突出,城镇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更加协调发展,民生保障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越。主要经济数据中,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

立足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旅游优势、气候优势、地质资源优势、民族文化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腾冲城市区域建设,全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转型、扶贫攻坚、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六项工作,着力培植烤烟、果蔬、珠宝、温泉、火山石加工、小水电开发等产业,坚定不移地走乡村旅游业带动城镇化发展之路,努力把荷花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镇。

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强特色农业发展活力;加快基础网络建设,持续夯实发展基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标兵;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坚持多措并举,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发展,建设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推进“幸福荷花”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镇,开创和谐发展新局面。

2.3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

2.3.1历史山洪灾害情况

200171突发强降雨朗蒲村管哨发生山体滑坡,受灾5户,房屋出现裂痕,无人员伤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万元。

2003312突发强降雨哪傍村民小组村民在村子前面的沟里发现了一条长120米左右,宽约2厘米的裂缝,农作物无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2004718突发强降雨,大盈江支流西山河曩烟段洪涝灾害 ,受灾农户125户,62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8亩,损失粮食及经济作物5.8kg;冲毁河堤2.3km,沟3km,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2万元。

2005710日突发强降雨,小寨河干流沿岸洪涝灾害造成杏塘农田被淹,受灾农户200户,80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5亩,损失粮食及经济作物8.72kg;冲毁河堤4km,沟5km,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5万元。

2015109日突发强降雨,南底河曩烟、杏塘香柏园流域干流沿岸洪涝灾害造成曩烟、杏塘农田被淹受灾农户50户,20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0亩,损失粮食及经济作物3.2kg;河堤、路沿损坏523米,机耕路损坏313米,沟渠被毁1.5km,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万元;部分山体发生泥石流,导致1亩农田被埋。

2015109日突发强降雨,尖山长田村前南箐河干流沿岸洪涝灾害造成长田村农田被淹及被冲毁,部分道路也被冲毁,受灾农户17户,7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1亩,损失粮食及经济作物1.3kg,造成经济损失10万元。

2.3.2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1、高强度的集中降雨是引起山洪灾害最主要的原因。

2、地形山高坡陡、河道比降大等原因易形成山洪灾害。

3、测报预警设施分布量小,防灾意识淡薄。

2.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2.4.1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已成立防汛抢险领导机构,且编制了有关防灾预案,各村也分别成立了抢险小组。但对防灾知识的宣传应进一步普及;救灾措施、搬迁避让、防灾管理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还不健全,气象服务网络延伸不够,缺乏局地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防汛信息传递不够畅通,应对突发性山洪灾害困难很大。

2.4.2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市防汛指挥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荷花镇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南底河防洪治理工程是在该区的主道及重要地段进行了修建。通过疏河道修建拦洪坝,成功抵御了多次洪水的袭击,为减轻洪水灾害,保证人民生命财产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由于防洪工程数量少,规划标准低,工程不配套,经过多年运行,老化失修,已不能适应国民生产发展对防洪要求的需要,一遇山洪,很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

目前,在山洪灾害防治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缺乏统一规划,未提出整体防治方案;二是资金缺乏,投入不足,防洪工程建设滞后;三是山洪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四是对山洪灾害防御的认识不足,各项防灾措施落实不够。

3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3.1 危险区划分原则及基本情况

危险区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根据该区地势地貌、人口经济分布、历史洪水位及危害情况,以历史洪水淹没范围为依据划分危险区

荷花镇危险区主要包括:肖庄、甘蔗寨、尖山、民团、羡多、朗蒲6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5580户,20589人,耕地面积18238亩,以及部分公路、桥涵、渠道等基础设施。当发生较大暴雨、发生洪水时,该危险区处于受淹没、发生泥石流范围。

3.2 安全区划分原则及基本情况

安全区指不受山洪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安全区包括明朗、雨伞、杏塘、汪李,33个村民小组,2340户,8596人,耕地面积7167.22亩。 

4.1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机构及职责

4.1.1镇防御领导小组及职责

镇上成立由镇长任组长,主管副镇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各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组  长: 李明娅(镇  长)

副组长: 杨发逵副镇长

成  员:刘永兆、郑黎超杜振武段锡植张有胜孙玲宗杨孝昌赵仁志马富宽、尹晓娜和各村主任等组成。

职责:负责荷花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在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具体组织本镇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5个工作小组2个应急抢险队。 

1.监测组组  长:张家楼副书记

  员:王树昌、孙玲宗、尹丽梅 

职责:负责监测辖区雨量、各河沟水位、水量变化等信息。

2.信息组:组  长:钱文彩(宣传委员) 

成  员:许丹华、张珍珍、张维清

职责:负责对挥部、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上报下达,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3.转移组组  长:杨正卿 (副镇长)

成  员:马富宽、段生门、尹辽平、尹安显 

职责: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调度组:组  长:郑黎超 (武装部部长) 

        副组长:金家伟

    成  员:王希宗、周艳萍、梁其新、杨杏源

职责:负责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

5.保障组:组  长:刘永辉(纪委书记)

成  员:李维逵、段明丽、杨荣贵、梁 晓、杨 晨

职责: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

应急抢险队:成立2个应急抢险队

抢险第一队:  长:张有胜

    副队长:赵  磊

    成  员:杜振武 杨锦雄 赵生显 张新科

            谷从鹏 杨连正 李启政 万年兴

            殷全灿 陈  伟 刘云飞 张安辉

    第二队:队  长:段锡植

    副队长:李其位

    成  员:张景睿 尹以湛 李文科 丁家龙

            尹可附 濮永红 杨家万 杨雪涛

            刀自富 尹本刚 黄根杰 何生炳      

职责: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4.1.2行政村防御工作组及职责

各村委会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各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 

职责:负责本村内的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

应急抢险分队: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2个应急抢险队

职责: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信号发送组:村、组根据情况,指定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滑坡监测人员,确定一名或几名信息监测预警员

职责: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

5监测预警

5.1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值确定

根据本辖区内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条件、前期降雨量等,参照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情况,分析确定区域内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一般情况下,1小时内降雨量达到10毫米,地面就会起水形成洪流,发生山洪灾害。因此我们把每小时降雨量达到10毫米以上定为临界雨量值,要求监测组工作人员及时监测,准确上报。

5.1.1山洪灾害溪河水位临界值

根据本区域内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溪河水位情况,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当荷花镇内泄流量大于250m³/s时,下游区域就可能会形成洪水灾害。

5.2实时监测

5.2.1监测内容和要求

要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辖区内降雨、水位等信息进行监测,以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水利、国土部门要加强短期天气分析、水情分析和预测预报工作,对可能发生的暴雨山洪灾害性天气,要及时报告,用最短的时间,通过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通知镇、村负责人。区域内主要监测荷花相关的来水流量,一旦降雨量和过水量达到临界值时,需立即向腾冲防汛抗旱指挥部和荷花镇防汛抢险指挥部汇报,以便及早做好人员安全转移和防范工作,争取抗灾工作的主动权。

5.2.2监测设施的设立

根据本流域山洪灾害的特性,该区域山洪灾害以洪水为主,目前尚未建立监测系统,计划荷花西山河、拉叭河、小寨河、南底河、南箐河等河道设置水位观测桩。

5.3通信

5.3.1通信方式

根据我镇实际和防御山洪工作的需要,发生山洪灾害时,、镇、村、组之间的通信可采用电话和专用警报系统等方式,社内户与户、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可采用专用警报系统和锣鼓号等方式。

5.3.2通信网络建设

镇、村、组以及各观测站、监测组、信号发送员之间的通信,在现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均设置固定联系电话。具体电话号码如下:

防汛办值班电话:0875—5135476

荷花镇防汛值班电话:0875—5893036

各村、社区联系电话为现用电话号码,一旦换号,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

5.4预报预警

要及时通报暴雨、山洪实时监测信息,提前转移受山洪灾害威胁地区群众。加强重点山洪灾害多发区的现场监视。督促落实监视人员和必要的手段,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警报,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转移危险区群众。以保护人员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落实群众避险方案和具体措施。发现问题,及早转移有关人员,避免人员伤亡。

5.4.1预报内容

包括气象预报、溪河洪水预报、泥石流和滑坡预报等。气象预报由气象部门发布,溪河洪水预报由水利部门发布,泥石流和滑坡预报由国土部门发布。水文、气象等各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趋势,及时组织会商,及早预报局部暴雨过程,以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5.4.2预警内容

包括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水库及塘坝水位监测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流后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等

5.4.3预警启用时机

1.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暴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

2.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即时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

3.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发布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

4.水库、塘坝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5.4.4预警发布及程序

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发布警报。其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如下:

1.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防汛指挥机构发布,可参照户的次序进行预警(见图1)。

2.如遇紧急情况,如局地突降暴雨、滑坡、山洪超过临界值或水库溃坝等,村可直接报告级防汛指挥部和镇防汛指挥机构,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见图2)。

5.4.5预警方式

我镇受山洪灾害影响的村庄均多数处于山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预警信号采用电话、传真、语言、吹哨、敲锣、打鼓、报警器、警报车、信号弹等进行预警。根据我镇发生山洪灾害的强度分为三级预警,即:黄色为级,橙色为级,红色为级。

1)黄色(级)警报:当24小时内降小到中雨,预报降雨强度可能接近或达到临界雨量,来水流量有可能达到临界水位值和临界流量值时,而且降雨可能持续,预报将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防灾状态,发出黄色警报信号(敲锣)

2)橙色(级)警报:当24小时内有中到大雨发生,预报降雨强度可能接近或达到临界雨量的1-2倍,来水流量达到临界水位值和临界流量值时,而且降雨可能持续,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紧急防灾状态,发出橙色警报信号(打鼓)。

3)红色(级)警报:当24小时内有大雨或暴雨发生,预报降雨强度超过临界值的2倍,来水流量超过临界水位值和临界流量值时,而且降雨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特别紧急防灾状态,发出红色警报信号(鸣号)。

6转移安置

6.1 转移安置

6.1.1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

   发生山洪灾害时,根据危险区基本情况,要按照预案选定的路线迅速将山洪灾害可能危及的区域内所有人员转移到安全区。

6.1.2转移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洪水来临时,抢险队领导要迅速了解和掌握汛情实际情况,当机立断,正确决策,指挥调配抢险力量和设备物资,使之发挥最大的效应。尤其在力量调配中遵循“三先三后”原则,即“先保人身安全,后保财产安全;先保集体重点设施,后保个人一般建筑;先保市场村庄,后保农田渠道”。

6.1.3转移地点、路线

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不要顺着溪河沟谷上下游、泥石流沟上下游、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处于山洪灾害危险区的所有人员,应在接到山洪灾害预警信号时,在镇、村、组防御指挥机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根据拟定的转移路线,有组织、有纪律的迅速撤离危险区,到既定的安置地点就近安置,以确保自身安全。各村按各自选定的转移路线及安置地点进行安置。

6.1.4准备工作

1.制作明白卡

镇、村、组防汛组织指挥机构应在汛前制作明白卡,载明转移的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并发放到每户,以便在发生山洪灾害时,危险区群众能够根据拟定的时机、路线等迅速撤离出危险区,转移到安全区得以妥善安置。

2.制作标识牌

汛前制作好标识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并分别栽植到拟定的地点,以便于危险区的群众在撤离过程中根据标示迅速的进入安置地点,尽量减少在转移途中不必要的伤亡。

6.1.5安置方式

当险情发生后,转移安置组应根据受灾范围、受灾群众的多少、人员伤亡情况、安置地点等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分散等安置方式,转移后的安置办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投亲靠友;二是镇内部安置;三是在附近村舍集中安排。尽量使受灾群众得到妥善的安置,以便于尽快地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学校教学等的正常秩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6.1.6应急措施

当发生山洪灾害后交通、通讯中断时,镇、村(组)应采取如下紧急措施:

1.疏散转移

以各村、组为单位,在村组防御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就近场地和路线,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迅速疏散和转移受灾群众,在首先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财产损失。

2.加筑堤防、疏通洪道:迅速组织人力在现有防洪设施的基础上加筑临时性的堤防,最大可能的疏通洪道,尽量使洪水不进入居民居住区,以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3.立即组织人员抢修交通和通讯设施,尽快恢复交通和通信。

6.2转移安置纪律

转移工作采取镇、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对于特殊人群的转移安置采取专项措施,并派专人负责。首先汛前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中老弱病残的情况,并做好统计,拟定专门的转移措施,如老人应该在汛前指定其家中青壮年或邻居中的青壮年1-2名负责其转移安置,小孩则由家属带领,至于病人和残疾人则由其家人或附近邻居中的青壮年1-2名负责转移安置。以此,按照预案制定的转移路线,快速将转移人员妥善的转移到划定的安全区,确保灾害来临时无一人掉队。如果任何1环节出现差错,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轻则纪律处分,重则负法律责任。

7抢险救灾

7.1抢险救灾准备

7.1.1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防汛抢险工作,大力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切实增强全民水患意识、防范意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时刻想着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积极做好防汛抗洪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1.2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

1.增强认识、狠抓落实

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防汛抢险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并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措施的落实,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准备;在物资上,要抓紧落实好各类必需的防汛物资;在方法上,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各项防御措施;在力量上,要加强队伍建设,尽快建立行政首长负责的防汛指挥机构,为确保全镇的度汛安全作好全方位的准备。

2.加强领导、团结协作

镇、村、组各级组织和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抢险救灾工作,加强对区域内抢险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做好救灾工作,既要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形成抢险救灾的强大合力,确保区域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3.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荷花镇成立防汛抢险指挥组1个,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5个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开展该区域内的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各行政村成立以村委会主任为负责人的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在镇防汛抢险指挥组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开展本区域内的抢险救灾工作。遇到险情指挥机构的所有成员要立即到位,按照分工各负其责,组织开展紧急有序的抢险救灾工作。荷花镇防汛抢险队伍情况如下:

第一分队组织抢险队伍14人、车辆2

第二分队组织抢险队伍14人、车辆2

4.充分准备、坚守岗位

一是汛前,各级防汛抢险组织机构要按计划尽快储备好抢险物资,作好车辆调配、救援救护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人员、资金、物资、车辆、设备五落实,而且要指派专人管理,不得私自外借,更不得贪污或挪作他用,要做到专款、专物、专用。二是建立24小时监控制度,对检查的全过程做好详细的记载备查。三是坚持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做到不脱岗、漏岗;通讯设施全天畅通,防汛值班要有领导亲自带班,明确责任,交接清楚,做好记录。四是坚持零报告制度,对掌握的情况要如实报告,随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异常动向,决不可延误时机,否则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五是是防汛抢险指挥组要针对区域内山洪灾害的特点,经常研究部署防汛抢险工作的具体事宜。

7.1.3抢险救灾的准备

首先我们要对全镇人民群众,特别是要对易发生山洪灾害地区的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普及山洪灾害防御基本知识,使他们长期树立山洪灾害防御意识,其次按照制定好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建立健全抢险救灾工作机制,做好抢险人员的落实、物资的储备、车辆调配和救护等方面的落实工作。进入汛期,各村组也要保证落实好抢险救灾人员、救灾车辆、救灾帐篷和能够满足本村转移人员3天的生活用品,同时储备柴汽油2吨,50千瓦发电机2台,水泵5套,铁丝1吨,编织袋2000条,木材5方,铁锹150把,十字镐35把,10磅大锤15把。

7.2抢险、救灾

7.2.1深入研究,扎实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结合本部门的职责和实际,深入研究救灾措施,组织力量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要把救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以人为本,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救灾工作,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各级抢险领导组织要迅速组织开展本级行政区域内的抢险救灾工作。

7.2.2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1.由调度组负责应急抢险队伍和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的调配,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确保抢险人员、物资、车辆等及时到位,并在本级抢险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按照预案进行迅速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2.灾情发生后,由转移组负责,首先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受灾群众按照拟定的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迅速撤离灾区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予以妥善安置,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财产损失。并负责灾后重建等工作。

3.监测组负责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随时报告险情。

4.保障组要深入灾区,了解灾情,摸清转移安置的灾民的粮食保障情况,做好灾情的调查、统计和上报工作,争取支持;对紧急转移的人员做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要深入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特别是对被转移的群众集中居住区进行卫生防疫,如有人畜伤亡,要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对灾区作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灾民有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以防发生疫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5.交通、通信、电力等部门要切实做好有关水毁设施的修复工作,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确保交通通信畅通和电力供用;农业部门要尽早做好灾后生产自救,及时组织补种、换种农作物。

8保障措施

8.1汛前检查

8.1.1汛前检查

一是在汛前要组织力量对重点区域、重要工程、要害部位和基层单位的防汛工作进行认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一律彻底整改,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二是加强险段监测和防守,对险区、险段安排专人进行监测和防守,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监测预报和指挥网络,切实加强对汛情的监测预报,确保信息准确有效传达。

8.2宣传教育及演练

8.2.1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教育

镇政府要高度重视防汛抢险工作,要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将本预案的主要内容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大力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切实增强全民水患意识、防范意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时刻想着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积极做好防汛抗洪的各项准备工作。

8.2.2组织实战演练、确保防汛安全

每年汛前,镇防汛抢险指挥组应组织一次防汛抢险救灾实战演练,让全民熟悉和掌握抢险救灾预案的全部过程和内容、灾害发生后转移的路线和安置地点等。演练结束后要专门召开一次总结大会,总结出经验教训;对于在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预案的各个环节中还存在的漏洞,要及时的予以纠正和补充,保证预案万无一失,确保灾害发生后预案的迅速启动和顺利实施。

8.3纪律

8.3.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工作纪律

镇各部门一定要从严要求,强化责任,切实加强防汛防旱工作的领导。一是要强化防汛责任,落实好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二是要强化部门协作,树立全局意识、整体观念,加强联系沟通,建立上下协调、配合紧密、运转高效的防汛指挥体系;三是要强化防汛纪律,严格执行防汛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工程设施的调度运行纪律,严格执行防汛安全紧急关头的安全转移纪律,严格执行灾民安置纪律,全力确保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尽最大可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证区域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四是在汛期要严格坚守工作岗位,坚持防汛值班制度。指挥部所有成员,在防汛抢险过程中一律不得随意外出和关闭电话、手机,要保证通讯24小时开通。

8.3.2防汛抢险岗位职责

总指挥职责:负责荷花镇区域内防汛抢险全面工作。

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搞好区域内的防汛抢险日常工作,全面负责调度组工作。

调度组组长职责: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负责抢险人员的调配,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管理,车辆调度,善后补偿与处理等工作。

保障组组长职责: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

转移组组长职责: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

监测组组长职责:负责辖区内的降雨、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溪沟水位、泥石流区、滑坡点的位移等情况的监测。

信息组组长职责:负责对防汛、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应急抢险队队长职责: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调集抢险队员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信号发送员职责: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

8.3.3防汛抢险工作的要求

1.严格政治纪律,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镇、村、组及相关单位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的部署,把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作为大事抓紧抓好。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各项工作,以模范行动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中擅离职守、临危退缩的党员干部,要按照党纪政纪有关规定从严从重从快给予党纪政纪处理。
    2.严格工作纪律,确保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必须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严格值班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随时掌握和及时处理灾情,及时报告重大情况和紧急事件。对出现重大险情及事件苗头瞒报、漏报、迟报而造成严重损失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严格财经纪律,加强对救灾款物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各级政府调拨和各方面捐赠的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资金、物资,有关职能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确保及时用于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截留、挪用、贪污、私分。对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款物管理使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一经发现,要依纪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4.严格领导责任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镇防汛抢险指挥组的统一安排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细化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分工,保证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对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9附则

9.1预案管理

根据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实际需要,镇防汛指挥部可对本预案做出修订,并及时下发给各社区、各单位。一般每隔35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

9.2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批准下发之日起施行。

附图

1.荷花镇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发布程序图

附表

1.荷花镇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统计表

2.荷花镇山洪灾害危险区社区基本情况表

    3.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

附图1.荷花镇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发布程序图

附表1

荷花镇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统计表

乡镇名称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村民、小组

总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固定资产(万元)

人均年收入()

荷花镇

125.88

96

29273

2065.9

3940

8003.5

 

 

 

 

 

 

附表1

附表2

荷花镇山洪灾害危险区社区基本情况表

社 区

人 口

户 数

耕地面积(亩)

房屋结构

备   注

木(栋)

砖(栋)

肖庄

5746

1498

3771

790

708

 

甘蔗寨

2249

645

2540

475

170

 

尖山

1557

357

1447

252

105

 

民团

2918

655

2172

603

230

 

羡多

2775

769

3708

529

240

朗蒲

5345

1478

4600

1189

289

附表3

3.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

序号

乡镇

村(组)

总人口(人)

计划转移人口

安置地点

负责人

联系电话

1

       腾冲市

荷花镇

肖庄村

5746

1066

坝派广场及集镇各学校

尹晓芸

 

2

甘蔗寨村

2249

901

活动场所及小学

李立武

 

3

尖山村

1557

346

活动场所及小学

李安中

 

4

民团村

2918

125

村民委员会及小学

李明定

 

5

羡多村

2775

120

活动场所

许恩平

 

6

朗蒲村

5345

640

朗蒲小学、活动场所及村委会

李发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