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86-8-/2022-0303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荷花镇 |
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2-03-14 08:42:15 |
文号 | 浏览量 |
“一把锄头、一把镰刀”为村里建设生产生活道路
腾冲市荷花镇西南部山腰处有个小村子,距离镇政府15公里。因为交通不便利,可耕种的庄稼比较少,村集体经济薄弱,在脱贫攻坚战中,被列为贫困村。村里好多路都是在脱贫攻坚时期,借助国家的项目资金和村民的自筹款修建的水泥路,因为资金有限,村里还是有一些生产生活道路常年失修,已经无法正常通行。但是,靠近大山的人们祖辈都是进山劳作才能获取生存物资。
老人李书道是村里李家村自然村的,看到村民出行的不方便,他拿起了家里的镰刀和锄头,想要“一把锄头、一把镰刀”为村里建设生产生活道路。
为了道路结实,李书道必须先用镰刀清理杂草,用锄头挖出相对平整的路面,然后用石头垫起第一层,再用锄头把挖出来的土盖在第一层上面,石头是靠着每日步行到几公里外的地方用手推车来回搬运的。第一遍修建,他用了4个月的时间,修出了1000多米,后来道路出现凹陷,于是,他拿起工具,开始了二次补修。
每天早晨6点,72岁的李书道在家中吃完早饭,就出发了。他拿起镰刀,先把路边的杂草清除,然后拿起锄头,开始平整道路,一干就是一整天。起初,只是他一个人在做,现在妻子也陪他一起,孩子们在周末也会来和父母一起修路。
李书道说:“以前的汪李路都不通,出入村子的路都是靠人工这样一点一点修出来的。现在党的政策好了,帮村里修了很多水泥路了,解决了我们出行的大难题,剩下的这些林间小路就靠我们自己来打造一下,反正我和老伴年纪大了整天闲着也没啥事,孩子们有时间也都来帮忙。”黝黑泛红的皮肤,粗糙厚实的手掌,淳朴爽朗的笑声。“林子里空气好,身体也还不错,每天干活,感觉很踏实。”疯长的杂草,叶面很是锋利,经常会把他的脸割破。问他疼不疼,他笑着说,“脸皮”是跟着年纪长的,都活了大半辈子了,这根本不叫伤。
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落,照在他们满是汗珠的脸上,手中的镰刀像是灵活地在手上上下跳动。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者眼前的“绿水青山”。
只要人人都来参与绿色行动,我们的社会必然更加美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