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86-8-12_A/2015-0829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荷花镇 |
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 | 发布日期 | 2014-11-24 14:06:22 |
文号 | 浏览量 |
荷花镇地处亿万年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台地之上,有国土总面积125.88平方公里,耕地26562亩(水田15947亩),辖10个行政村,29000多人,其中佤族1700多人,主要分布在甘蔗寨自然村和汪李行政村。甘蔗寨自然村是一个古老的佤族聚居村落,曾为腾冲(腾越)—缅甸西南古丝绸道路一个主要的驿站,全村辖国土面积3.49平方公里,有耕地609亩、林地1500亩、农户200户、761人,其中佤族有575人,清代咸丰年间,军屯兵士和随迁家属将湖北青阳腔带入此地,得到了甘蔗寨佤族头人李如楷的推崇,成为颇具影响的地方剧种,逐渐演化为“佤族清戏”,至今仍然传唱,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流传下来的剧目有《姜姑刁嫂》、《逐赶庞氏》、《安安送米》、《加封韩愈》、《文龙辞妻》、《湘子度期》等。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民族剧种”,近年来,荷花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先后完成了雨伞——甘蔗寨弹石路面、甘蔗寨村内道路建设;实施了佤族清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建成清戏表演台一座。下一步预计实施以下几项项目工程:
(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按照“整体、原地、原样”的原则,深入挖掘佤族的宗教、火塘、祭祀、服饰、餐饮及漆齿等文化,对现有文化活动场所进行改、扩建,新建“佤族文化传习所”,作为佤族文化保护、传承、展示的载体;充分发挥省、市佤族清戏传承人的作用,创新表演性形式,逐步将佤族清戏引入市场。
(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发动群众搞好村寨绿化保护和种植,并统一规划建设一批垃圾收储池,集中收集和焚烧垃圾;制定《村规民约》,纳入环境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内容,进一步净化村庄环境。
(三)建筑改造工程。一是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寨门。二是保留原佤族民居的空间层次,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户型、统一风格”的要求规划布局,房屋户型设计突出民族特色,建筑结构类型分为竹木、砖木、砖混三种,屋顶统一为红色,外墙统一为灰色,争取达到青山、红顶、灰墙的总体效果。三是打造特色农家乐。四是以村后大榕树为中心,打造大榕树观景台。
(四)道路建设工程。实施雨伞——甘蔗寨——镇夷关道路项目工程,打通到和顺景区道路。
(五)田园风光建设工程。发动群众在村庄背后的耕地上种植当地特色水果及瓜果蔬菜;保持现有梯田的现状,同时按照规划,在村庄前分区域种植农作物,形成浑然一色的自然风光。
通过内在提升,外在打造的方式,重现西南丝绸古道上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