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86-8-30/2017-0425003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荷花镇 |
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 | 发布日期 | 2016-12-01 10:19:41 |
文号 | 浏览量 |
荷花镇2016年宣传工作总结及
2017年工作计划
近年来,荷花镇党委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宣传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推进各项工作中的先导和服务作用,着力抓好和谐创建和文明创建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机构健全,制度保障
荷花镇始终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宣传、组织、文化等部门为成员的宣传信息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宣传办,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相关部门具体抓;完善了宣传文化工作各项制度,年初制定宣传文化工作要点、计划,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外宣信息任务分配表、信息奖励办法,在10个社区配备了专兼职文化干事、文化辅导员和信息员,组建了10支由工作组为核心的宣讲队伍,全镇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格局和网络。
二、以“四大工程”为抓手,提升宣传文化工作效能
(一)实施理论武装工程,提高党员干部执政能力。一是坚持三级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即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机关干部周一学习制度、社区党员党课教育制度),机关和社区党员、干部,结合当前中心工作,通过上党课、广播、宣传栏、文艺表演等形式,深入开展以党的十八届、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会议精神、群众路线、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教育五行动、依法治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内容的宣传活动,2015年共开展集中学习48次(其中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4次),出黑板报30期,张贴标语220条。二是充分利用我镇村村有文艺队的条件,组织文艺队自编自演《殡葬改革》、《千手观音》《文明风尚遍腾冲》等文艺节目。三是完善文化广播活动中心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宣传思想工作阵地作用,为构建荷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二)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促进辖区环境和谐稳定。一是深入宣传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刚要》20字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镇中小学校内开展“感恩·立德”宣讲,组织学生开展“感恩·立德”文艺演出及“阳光下成长歌咏比赛”;在荷花民族中学举办“平安校园 法制荷花 和谐荷花”文艺演出、“法制伴我行”演讲比赛、清明节主题队会;配合劳保所举办中草莓种植新技术培训为群众增加就业技能和生活情趣;在荷花中心学校举行“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主题演讲比赛,在春节期间结合实际组织宣传、团委、妇联、民政、集镇、派出所、中心校等相关部门继续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志愿服务活动,并组织开展献爱心捐款和义务献血等志愿活动。二是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由镇宣传文化站牵头,组织镇内文艺队全年开展文化演出80余场次,演出节目950余个,参加演出人员1200余人次,观众30000余人次;由镇集镇办牵头,组织了“清洁家园”镇村环境整治活动和集镇风貌整治活动;由镇派出所和交通站牵头,组织开展了“文明交通伴我行”活动。三是制定《荷花镇建设法制文明村各项制度》、《荷花镇“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办法》、《荷花镇创建文明社区建设规划》、《荷花镇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实施规则》,并于每年10月底开展了增星减星重评工作,我镇民团社区和羡多社区的腾冲市级文明社区正在申报中。
(三)实施对外宣传工程,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一是强化舆论导向,积极宣传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先进典型、工作经验和优势产业等,充分发动群众、鼓舞群众,大力营造万众一心、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2016年全镇在市级以上媒体刊登稿件39篇,在腾冲手机报上刊登稿件83篇,在腾越上刊登45篇。二是在“荷花玉雕之乡”新浪官方微博,进行原创微博的发布、转发和评论,未出现负面和不真实信息。三是积极配合上级媒体和部门开展好各项宣传活动。目前,我镇正在配合深圳奥雅公司进行“奥雅设计之星”设计大赛。
(四)实施文化引领工程,文化三民聚心发展。目前,全镇有农村文艺队48支,平均每村拥有4支文艺队,农村文艺队逐渐成为我镇文化保护传承和政策宣传执行的一个主要群体,为做大做强辖区文化工作,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以民族节庆为依托,由农村文艺队主导,“文化乐民”重拾民族民俗。探索推行“文艺队+民族节庆+文化展示+交流沟通”模式,通过举办傣族特色节日——泼水节、玉雕杯篮球比赛、傣族武术比赛、山歌比赛、摄影展、广场舞培训、文艺汇演等形式,集中传承和展示当地民族民间文化,为当地各民族群众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和展示的平台;通过文艺队带动妇女之家、老年协会、噶光嘎央队,两年来,成功举办曩烟、坝派泼水节,开展活动160余场次,举办了全县首届傣族武术比赛,成功申报省级品牌活动1项,参加演出人员4000余人次,观众30000余人,文艺队自发外出参加演出、学习30多次,形成了文化活动载体捆绑发展的良好态势,有效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凝聚了民族团结共进的信心和决心。二是以文化保护传承为目的,由重点工作主导,“文化育民”引导群众积极健康生活。两年来,先后实施羡多、坝派、永乐三个文化大院建设项目,16个“七彩云南”边境县自然村体育设施建设项目,建成了16个篮球场,配备32个乒乓球台;建成傣族文化展室2个,傣族聚居村每年坚持开展傣语培训1—2期;结合森林防火、禁毒防艾等重点工作组织数字放映240场次,受教育人次达10000余人;组织农科、国土、文化、民宗、水利等部门,梳理完成了特色资源和文化产业普查工作;在镇挂钩工作组的指导下,重新整理完成了10个社区的村规民约,就社区的村庄风貌、治安管理、清洁卫生、用水、用电、农业生产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关规定,同时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理事会,具体负责村规的监督实施,逐步形成了家家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村容村风得到了极大转变,以往讲脏话、乱扔垃圾、打麻将、随意占用公共场地、酗酒的不良行为日趋减少,讲究卫生、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的各种美德蔚然成风。此外,大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聘请当地老艺人为校外辅导员。三是以传统工艺、民族美食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业,“文化富民”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用文化凝聚民心,多渠道帮民致富,是我镇“文化富民”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近年来,荷花镇以珠宝加工、特色农业、民族文化、旅游景点等为支撑,积极拓展农家乐、农业观光旅游等后续产业,努力实现种植业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的转变,引导农民尽快走上以农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的发展路子。依托坝派巨泉景点,引导群众先后建成傣族特色农家乐6户,主要经营撒撇、稻田鱼、舂干巴、傣味包烧、泼水粑粑等傣族特色小吃;深入挖掘,整理制作了坝派“一石一故事、一景一传说”宣传折页,还组织相关部门对古村落——下蔺寨、佤寨、甘蔗寨文化、传说进行整理收集;建成傣族少数民族文化、风光主题展示室2个;将傣族文化融入整个寨子,形成“置身荷花,满目风情”的傣族风俗文化体验区。依托历史悠久的翡翠加工历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建成玉雕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珠宝加工交易市场3个、珠宝加工培训班1个,从业人员达3500多人,户均年纯收入达5万元,每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目前,我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形式、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战斗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资金压力、安全压力巨大;基层宣传文化阵地薄弱。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开展思想宣传工作,具体计划如下:
1、加强阵地建设,提升综合素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理论学习“一把手”负责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习通报制度、学习交流制度、学习检查考核制度等,加强对中心组学习的检查和督促,探索以多种形式促进理论学习的新路子,有效地推进了中心组学习的深化和提高。二是以“理论下基层”的工作方法,使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及时进乡村、进学校,促进了理论的宣传和普及。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积极围绕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城乡一体化建设等重大活动、重点工作,加强对新闻宣传报道力度。
3、深化道德建设,促进文明创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重将社会价值观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贯彻到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之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4、发展文化事业,提高精神食粮。积极引导乡村文化、校园文化等群众性文化的开展,注重文化事业的硬件建设。以文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引导群众摒弃旧风俗、树立新风尚,推进“文化新农村”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