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97-2-02_H/2016-0929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清水镇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日期 2016-09-29 10:13:07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清水乡政府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清水乡政府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清水乡人民政府  

20169  

 

2012年至2016年,在腾冲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乡人民政府紧紧围绕目标定位,积极应对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主动抓住发展的新机遇,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团结带领全乡广大人民群众,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乡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五年工作回顾  

(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发展实力取得新突破  

2015年末,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9亿元,较2012年的9277万元增长104.8%,年均增长26.2%,其中农业总产值达10397万元,较2012年的6159.4万元增长68.8%,年均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亿元,较2012年的6252万元增171.9%,年均增长42.9%。财政总收入完成1628万元,较2012年的1789万元减8.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79万元,较2012年的1476万元减20.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09元,较2012年的5588元增64.8%,年均增长16.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22亿元,较2012年的1.27亿元增1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  

(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经济取得新发展  

农业产业亮点频现。传统农业稳步发展,粮食产量增至750.2万公斤;蔬菜产量增至621.5万公斤;肉类总产2369;禽蛋产量95.5吨。茶叶产业得到突破,鲜叶年均产量保持在750吨以上,五年累计产值达9758万元,高黎贡山茶业、国忠蜂业等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能力不断提高。订单农业优势明显,特色蔬菜种植发展良好,种植订单青菜2150亩,收购近360万公斤,苤菜等优质原料试种初见成效。休闲观光农业迈出新步伐,玉米套种向日葵3.5万亩,发展石斛、菊花、金铁锁、半夏等特色中药材种植230亩,无公害草莓、观光莲藕试种成功,引进早枇杷、樱桃、西蕃莲、脆柿、猕猴桃等温带水果种植,采摘体验农业然兴起。  

工业产业稳步推进。投资1.2亿元的德兆环保腾冲无害化垃圾处理项目投产试运行,由恒和水电公司开发的芭蕉关电站投产发电,以石材、木材和茶叶加工为主,以农产品加工业的工业产业规模初显  

服务产业实现突破。以“合作社”为载体,分别成立三家村“草上飞”土鸡、荆陈劳务、大寨村农业灌溉服务等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化培训力度,开发就业岗位,五年外出务工收入达1亿元,占群众总收入的70%。生态乡村旅游优势凸显。积极推进茶文化特色小镇建设,乡村旅游硬件设施明显提升,驼峰虞家营“大地茶海”景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良盈芭蕉关古道关隘文化普遍得到赞誉。依托景区景点,大力开发自助游、自驾游等新兴旅游方式,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消费群体不断增加。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果  

农村发展全面提速。五年累计投资超过1亿元,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100余个。投资1800万元,建设了清水乡为民服务中心。投资750万元建设村组活动场所15。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五年实施农家新居、危旧房改造和扶贫安居工程2022户,增配农村环卫设施和保洁员,环境保洁实现常态化。“精准扶贫”扎实推进,投资887万元的虞家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有序实施,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深入开展,乡建档立卡贫困户213户、721,今年预脱贫42151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水利、电力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累计投资6300余万元,实施了一系列通畅、通达工程和防护工程。投资3340万元,完成四合至黄瓜箐机解弹石路、热海路至镇邑关道路、驼峰主干道、大寨环寨路、荆陈环寨路、大干沟至集镇路等重点道路建设,全乡通村公路及寨内道路硬化率达95%,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加快实施人饮工程,累计投资5200余万元,实施大岭竿沟、长岭竿沟洪涝治理工程,完成清水塘水库和打铁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了20多个自然村的安全饮水问题。黄瓜箐泥石流滑坡治理一期工程顺利完工。投资3131万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1107万元,完成集镇和驼峰、良盈、大寨、清水四个村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高黎贡山生态茶庄园、腾冲机场改扩建以及南门外、华叶庄园等项目的征地拆迁后续工作。配合完成了热海5A级景区创建工作。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美丽清水”十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编写《美丽清水在行动之清水十年》、《美丽清水在行动之法律进乡村》等系列读本,建立健全“户保洁、组收集、组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和长效机制加强林木管护和古树名木保护,五年来共完成绿化造林4367亩,全乡森林覆盖率达75%,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全民控塑和水环境治理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积极开展河道治理及绿化工作,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投资400余万元,率先建成全市首个乡级公益性中心公墓,已迁入遗体墓430冢,4个村级公益性公墓先后启动规划建设,殡葬改革政策逐步深入,群众文明殡葬意识明显提升。   

(四)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教育事业成果丰硕。通过不断加大投入,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累计投资3500万元,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7840平方米。教育改革持续有效推进,“两免一补”惠及千家万户,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加强,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启动《清水乡志》编撰工作,编辑印制《清水故事》1000余册;蔺家寨、镇邑关列入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良盈半个山、芭蕉关自然村及其它五个行政村正在申报第四批国家级传统村落;23支文艺队活动实现常态化,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的效果显著。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工程和农村广播电视工程有序开展。  

卫生工作扎实推进。五年来,共投入700余万元,完成和完善了乡卫生院住院楼、公租房和6个村级卫生所的建设,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督和配送管理机制日益健全,重大传染病防治成效明显。五年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均在96%以上,共减免各类医疗费用达32万人次760余万元。  

社会保障切实到位。创业就业工作卓有成效,成立清水乡达康职业介绍部和6个村级劳务专业合作社,建立全乡劳动力信息库,成功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培训1500人次;组织大型农村劳动力就业推介会,54家到会企业签订意向用工协议435利用贷免扶补和失业人员创业贷款等政策,帮助 90人贷款 400余万元。救困深入实施,五年共发放各类民政救助资金319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780万元  

进一步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联系,国防后备力量不断加强,民族宗教、老龄、残联、工商、农经、统计、档案、粮食、供销、防灾减灾、林防火、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全力构建和谐清水,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成绩  

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创新新闻宣传工作,采用微信、QQ等新媒体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特色亮点、经验做法,五年来,报送的新闻稿件先后在各级媒体刊发1000余条,所创建的微信平台关注度和点击率不断攀升。吸引《彩云之恋》《腾冲·腾冲》等剧组和栏目到清水取景拍摄,清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市级文明村2个,县级文明单位5个。   

法治清水建设开创新局面以创建“平安清水”为目标,建立“96885”、“6995”两个信息平台,筑牢基层综治维稳防线,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成立“法律四进”活动宣讲团,深入开展法治巡回宣讲及普法宣传活动80余次,发放宣传单50000份,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涉缅务工人员宣传排查劝返工作。创新工作思路,组建“农村110”巡防队、平安志愿巡逻队和“三老”(老干部、老党员、老代表)志愿调解队,定期对辖区进行网格巡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五年来,共排查各类纠纷384件、成功调解378件。着力开展禁毒工作,打击零星贩毒工作成效明显,社会秩序更加良好。  

政府自身建设实现新提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等专题教育扎实开展,“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大讨论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四风”问题整改成效明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每年压缩会议20%,精简文件简报30%,“三公”经费下降20%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公车使用更加规范。清理办公用房350平方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工作效能持续提升,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干部作风明显好转。自觉接受乡人大及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12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9%  

在客观审视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清水在转型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大局观念不强,工作作风不实;二是部分群众想发展、促发展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过来,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思想;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增收困难,钢性支出增大,财政负担过重,投入建设资金有限;四是产业发展不均衡,一产不够优、不够特、不够活,二产依然是短板,三产带动作用不明显;五是基础设施依然落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推动发展的动力不足;六是城镇化水平不够高,城镇规模小、功能不完善、辐射带动力不强;七是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任务较重,全面统筹推进步伐缓慢。  

二、未来五年工作规划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年,是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年。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机遇与挑战共存,机遇大于挑战。腾冲撤县设市的各项利好政策逐步释放必将惠及清水,清水的发展潜力巨大从区位看,清水乡近城优势明显机场路、热海路保腾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随着腾冲机场的改扩建、热海5A级景区的成功创建以及高黎贡山茶庄园等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将为清水赢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合作领域;从全市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看,市委将清水列入城市区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以路网为连接,推动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向周边延伸,提升和拓展区域性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内涵和外延,这将为清水突破发展瓶颈赢得更加有利的发展先机;从资源禀赋看,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风情寨建设已初具规模,驼峰及周边千亩茶山景观区生态优势明显,精致农业、花海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良盈蔺家寨、半个山等传统古村落资源渐被挖掘,关隘文化发展优势日益明显。未来,我们必须拿出快马加鞭、奋发进取的干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抓实各项工作,找准制约清水可持续发展的症结,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努力拼搏,千方百计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  

按照党委总体安排部署,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围绕“依托区位优势,抓住清水被纳入‘城市区域规划’和被列为‘茶文化特色小镇’的契机,先行先试,走城镇化发展路子,将清水建成航空入腾的南大门、腾冲区域性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前庭花园”的发展定位,继续做精农业、做美村庄、做深文化、做强劳务、做优服务、做活旅游,奋力推动清水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三五”着重抓好以下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调结构、抓特色,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抓好茶叶、阳光蔬菜、瓜果采摘、花卉种植和土鸡养殖等5个基地建设,把旅游开发与特色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深入推进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体验农业发展,实现农旅联姻  

(二)坚持抓劳务,强培训,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强化劳动力培训力度,积极开拓劳务市场。围绕特色农业和旅游配套服务,加强引导、扶持及信息服务,培养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促进产品变商品、离土不离家。  

(三)坚持抓规划,显亮点,打造宜居环境。按照茶文化特色小镇一心三核四区的规划思路,以田园诗画、本味乡村为建设目标突出田园绿洲、茶山花海主题,按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秀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建设特色鲜明、生态优良、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四)坚持抓旅游,显特色,增强发展活力。立足清水航空入腾第一印象的区位优势,合理规划,以全域景区的理念,努力把清水打造成腾冲区域性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前庭花园、花园式的候机厅。  

(五)坚持抓项目,强服务,提升发展实力。密切关注上级资金投向和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加强汇报对接,强化项目规划储备,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六)坚持抓生态,重保护,实现永续发展。牢固树立生物多样性协调发展造就青山秀水的理念,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实施绿化、净化、美化工程。进一步加大农村公益性公墓规划建设力度,努力推进农村殡葬制度改革。  

(七)坚持抓民生,促统筹,推进和谐发展。抓实精神文明建设,筑牢全乡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抓实法治清水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抓实社会治理创新。强化乡为民服务中心、村为民服务站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抓实脱贫攻坚工程。切实落实领导责任,采取超常规举措,创新扶贫体制机制,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抓实社会各项事业。促进教育、文化、卫生均衡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健全。  

(八)坚持讲政治、强素质,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以更加过硬的本领履行职责。以更加规范的行为依法行政。以更加快捷的效能做好服务。以更加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