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无障碍浏览 x
索引号 01526084-1-30/2016-1008001 发布机构 腾冲市蒲川乡
公开目录 乡镇信息 发布日期 2016-03-23 12:23:17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关于《蒲川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关于《蒲川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一、编制过程和基本结构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2014年底,成立了编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初,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规划前期研究工作,确定了23个重点专项规划,广泛征求了各村(社区)、各部门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不断修订完善,最终形成《纲要》文本,并经乡班子会议讨论通过。  

《纲要》共25页,分为5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总结分析了“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第二部分研判了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三部分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四部分提出了保障《纲要》实施的具体措施,第五部分完善了《纲要》实施的保障机制。  

二、编制背景  

(一)基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纲要》对“十二五”期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客观、准确的评价:“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蒲川乡党委、政府倾力发展全乡经济社会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乡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时期,蒲川将迎来难得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腾冲正处于“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的重大机遇期,特别是杭瑞高速全线贯通,龙腾二级路穿境而过,今后五年,我乡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二是国家、省、市委提出的扶贫攻坚战略目标为蒲川跨越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三是腾冲撤县设市将为全乡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红利。四是腾冲市加快推进“五网”建设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南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意见以及《腾冲市“十三五”规划》中对蒲川的战略布局,都将为全乡带来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后劲上的不足。干部职工学习不够,对当前蒲川发展形势认识不够,创造性开展工作意识不足,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还远远不够。二是乡域经济综合实力的不足。经济总量小,原始积累少,综合竞争力不强,财政负担沉重,资金缺口大,政府偿债压力大,财力状况、筹资能力与繁重的建设任务不相适应。三是产业难以培植,项目实施难度大。在新兴产业的培植过程中,由于群众受传统产业的影响,对新兴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群众难以接受,新兴产业难以培植(群众主体意识有待加强,自身增收办法不多)。在项目落地过程中,争取项目投资难度大,少数群众不予理解和支持,项目实施难以推进。四是全乡地区差异较大,村、组发展不均衡,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三、“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市委将腾冲建设成为“国际化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和市委“六大战略”、“六大工程”、“六大产业集群”、“五化进程”安排部署,以作风建设为统领,以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作风转变、法治宣传和制度建设 “三项活动”,认真抓好“农业做特色、旅游寻突破、集镇促商贸、项目助发展、实事惠民生、持续抓生态”六项工作措施,努力把蒲川建设成为腾冲国际化旅游城市南部乡镇新亮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兵、滇西茶叶交易第一乡,把蒲川打造成腾南重镇。  

    (二)发展目标。纲要严格遵照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结合蒲川实际,提出了2020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84亿元,年均递增13%;财政总收入1451万元,年均递增5%;粮食产量1522.8万公斤,年均递增0.5%;茶叶产量3400吨,产值2.3亿元;畜牧业产值1.47亿元,年均递增6%;林业总产值2500.75万元,年均递增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942元,年均递增12%  

四、“十三五”时期主要工作措施  

《纲要》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7项工作措施和3个需处理好的关系:  

(一)贯彻落实好各项方针政策。稳定和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结合省市新一轮创新行动计划,抓住撤县设市重大契机,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二)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优化产业布局,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烤烟、种养殖业为重点,调优第一产业;以茶叶、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调强第二产业;以服务业为重点,调快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行业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提升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  

(三)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全乡发展后劲。抓住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进一步搞好项目储备和申报,加强与各级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工作,加快交通、农田水利、集镇、新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蒲川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培养业务骨干,提高乡村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建设。认真落实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社会保险续保扩面工作,巩固新农合成果。统筹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好殡葬改革、救灾救济、社会互助、特困群体救助和医疗救助等工作。  

(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任务抓好,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美丽蒲川”建设,坚决守住蒲川山青水绿、天蓝气清的生态优势。  

(六)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全乡扶贫攻坚。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挂包帮、转走访”为载体,以6个易地搬迁点为突破口,争取2017年基本实现全乡贫困人口脱贫,茅草地、户弄2个贫困村摘帽,打赢全乡脱贫攻坚战。  

(七)强化法治、持之以恒,全面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以法治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普法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依法治乡为标尺,坚持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服务管理创新,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着力营造“风清气正、服务为民、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八)处理好三个关系。“十三五”是实现小康社会的收官时期,要把握机遇,跟紧时代的步伐,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二是长远目标与短期利益的关系;三是自力更生与借力发展的关系。  

五、保障机制  

《纲要》中设置了保障机制专栏,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建立监督机制,要求各村(社区)、单位、部门按照《纲要》内容,明确自身定位和目标任务,制定联动制度和合理的年度计划,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