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084-1-/2018-1228001 | 发布机构 | 腾冲市蒲川乡 |
公开目录 | 乡镇信息 | 发布日期 | 2018-12-28 20:46:10 |
文号 | 浏览量 |
截至目前,蒲川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腾冲转型跨越发展大讨论集中学习、大讨论已开展了三次。参与同志表示,通过学习和讨论,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加深了对蒲川乡情和发展阶段的思考和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加快推动蒲川发展再上新台阶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如果把集中学习比喻成是种植播种,那么“大讨论”就是施肥、浇水和除草等确保种植成果向收获转变的必要过程。蒲川乡党委结合实际,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根主线,结合我乡实际,明确了围绕“七改三清一拆”、“河长制”,有效开展蒲川村庄环境及大蒲窝河治理,实现提升人居环境,推进生态宜居;围绕蒲川3.2万亩茶园优势和生态优势,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助力脱贫攻坚;围绕清河茶文化温泉旅游小镇,助推乡村旅游发展三个主题开展讨论,把学习到的东西进行转化吸收,从而变成自己可用的资源。
通过“大讨论”解放思想。培根说“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可见讨论对于思想的形成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对于蒲川乡的党员干部来说,绝大部分党员干部讲团结、顾大局,思路清晰、目标坚定,能吃苦、会干事、过得硬,严格执行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工作没有目标方向,思想僵化,不会谋产业、更不会谋项目,工作推一推、动一动,得过且过、不敢担当。通过三次集中学习和大讨论,全乡广大党员干部有了更加充分交流与沟通,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腾冲转型跨越发展的理解进一步深入,思想上的桎梏进一步打破,更加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通过“大讨论”振奋精神。每个人的站位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通过“大讨论”,将蒲川乡情进一步吃透,就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仔细分析,让全乡党员干部了解我们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到全乡在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工程治理设施,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资源的转化等方面的短板,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通过自下而上广泛凝聚干部群众的共识,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全面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使他们轻装上阵,在相关的激励机制作用下振奋精神,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之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通过“大讨论”凝聚共识。“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蒲川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全党同志的齐心协力。蒲川乡组织的三次集中学习和大讨论,就是三次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思想汇聚。通过三次学习讨论,全乡下步发展方向更加坚定,一是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实现人居环境质量提升。集中整治非法采伐、开采,对河道非法抽沙坚决关闭,违法排污、垃圾入河进行全面整治。严格执行“河长制”,强化对全乡河流的监管。进一步加大对破坏乡村风貌、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乱搭乱建的“两违”整治力度。对全乡村庄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生活污水无序排放整治。强化对农村垃圾焚烧炉的管理,持续探索、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二是进一步强化管理提升,实现“腾冲茶”品牌壮大。聚焦“大健康”,真正把大讨论的过程作为产业谋划的过程,在为脱贫攻坚提供产业支撑的同时,大力推进产业调整升级。依托清河茶文化温泉旅游小镇茶叶交易市场,组织以“腾冲茶”为主题的茶叶博览会,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邀请茶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到蒲川指导培训,积极向上争取项目,重点改造乡内老、弱、小茶所,使之在卫生条件、厂房设备、加工技术等方面达到“腾冲茶”生产标准。采取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入股扬帆公司的模式,一方面通过分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调动村级积极性,加强村级对茶园管理、采摘等环节的质量把控力度。三是进一步挖掘蒲川特色,实现乡村旅游带动发展。立足蒲川实际,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标准,认真做好传统古村落申报、改造工作。以蒲川特色美食为载体,做好乡村餐饮服务工作。充分挖掘蒲川温泉、茶山、古茶树、天然湖泊、稻田养鱼养虾、热区瓜果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旅游项目申报落地,发展乡村旅游,力争以“全域旅游”模式带动全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