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片乡镇基层反映乡村振兴需要规范乡村停车问题
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社会生活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人们对物质生活不断追求,小轿车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农用车成了农家生产的常见品。伴随的是交通设施滞后、人们安全意识差等问题,规范乡村停车是交通管理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基本功之一。
然而,乡村普遍没有停车位、停车不规范的乱象随处可见,尤其是集镇日、宴客日,乡村道路常被堵得车难行、人难走。故此,基层干部群众广泛反映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要统筹考虑乡村停车问题。
规范乡村停车问题要规划乡村停车位。只有合理有序的规划乡村停车位,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将停车位问题统筹考虑到乡村建设规划中,结合村寨密集程度、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人口流动情况以及村内机动车数量,合理规划乡村停车位,尤其是乡村集镇、活动广场等人员密集处的停车位。同时,在村寨集中处,也要结合村寨群众人口结构、发展程度合理规划停车位,防止走亲串戚、宴请做客时机动车将村寨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规范乡村停车问题要用好乡村停车位。在村寨道路上,尤其偏远山区,夜间行车遇上对头车常会有人不调换灯光、在转弯处时常不打转弯灯,“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因乡村内没有更多的违章拍摄点、红绿灯提示处,于是在乡村道路上,不规范行车的行为、车辆随处停放的行为皆为常态。此外,因停车不规范造成的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故此,要规范乡村停车位问题,在合理规划乡村停车位的基础上,要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用好乡村停车位,切实将车停到停车位上,安全行车的同时也安全停车,自我安全的同时也需要他人安全。